在当今儿童素质教育中,有一个新近颇为引人关注的新词汇“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儿童感统失调是个普遍性的现象,它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记者近日走访了有关专家,撩开了儿童感统失调现象的面纱,同时了解到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普通儿童健康成长的奇妙作用。
感统失调——儿童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不少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性格特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功课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有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打针吃药,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家长则认为是孩子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
据汕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心理素质训练基地的专家介绍,其实这些现象都属于感统失调,感觉统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其功能是负责协调、组织传入大脑的信息,进行一系列分类、推理、加工之后来指挥人的行动,这种功能在出生后不久就产生了,但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刺激、训练、磨合之后才能逐步形成健全的大脑功能。感统失调多发生在5、6岁至11、12岁智力正常但有学习或行动上的障碍的儿童,约有5%至10%的学龄儿童因比较严重的感统失调而造成学习困难、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30%的儿童多少有感统失调的情况。
现代生活方式——感统失调诱因
专家认为,感统失调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病,它主要是由于都市化和小家庭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大人的关注下成长的,本来可以自然生产的进行了剖腹产,人类生存过程中应有的爬行、跑、跳等活动被家人关注没了,家长不让孩子多活动或限制做有 “危险性”的游戏,孩子有问题时又过分严厉,致使孩子感觉统合功能不完善。
据了解,感觉统合训练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博 士 提出来的,于近年才引进到北京、上海 和广州等地,汕头则是于今年3月由汕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广州医学院联手合作创办训练基地的。
特殊游戏——使孩子更聪明可爱
培基幼儿园的小明属于重度的感统失调,平时精神紧张焦虑,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拉,特别是说谎好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心理素质训练基地的老师就用“网缆”游戏训练其手眼协调,用“独脚椅”训练平衡能力,用“彩虹筒”训练前庭功能的协调,加上用特殊软件开发的多媒体训练注意力,激活他的左右脑,使到小明也摆脱了“坏孩子”的困扰,变得更加聪明可爱。据了解,该训练基地至今已有来自汕头市区各地以及揭阳普宁等地的70多名儿童接受过训练,这些儿童年龄从3岁到13岁不等。基地的杜文洁老师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儿童素质的重视和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正确认识,家长们“偷偷摸摸”将孩子送来训练的现象已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自觉参与到儿童的心理素质的积极训练上来,真正成为珍爱孩子的好家长。